香港國際航空學院 (航空學院) 榮獲國際民航組織 (ICAO) 擢升為航空培訓升級版方案 (TRAINAIR PLUS, TPP) 的鉑金級卓越培訓中心成員。 航空學院更同時獲國際機場協會 (ACI) 認可,進一步成為官方培訓合作夥伴;成為繼仁川機場之後全球第二個獲得國際機場協會及國際民航組織航空培訓升級版方案雙重認證的機構。是次雙認可頒布儀式於2023年5月31日在韓國首爾舉行的國際民航組織 (ICAO)全球實施支助專題討論會 (GISS) 上舉行。本屆專題討論會由韓國土地、基礎設施和運輸部主辦。
航空學院校長李天柱表示:「我們很榮幸獲國際民航組織航空培訓升級版方案授予鉑金級卓越培訓中心成員的資格。自2017年推出首批課程,航空學院已為逾230,000名本地、內地和海外學員提供多項課程。我們對於一直以來對ICAO的支援和參與得到肯定,深感欣喜;展望將來,航空學院將作為行業先驅,我們定必持續創新和拓展課程,持續孕育行業專才,培訓更多區域航空業人才,推動日益復蘇並發展的航空業。」
航空學院於2017年成為國際民航組織航空培訓升級版方案準成員資格,2019年晉升為正式成員,2022年獲授改制後的金級正式成員資格。航空學院一直致力透過提供更全面的培訓課程,全力支援國際民航組織航空培訓升級版方案的培訓項目。秉持支持區域航空業可持續發展的使命,航空學院終榮獲國際民航組織航空培訓升級版方案最高等級的鉑金級卓越培訓中心成員,標誌著航空學院培訓發展的工作邁向新里程。
在全球實施支助專題討論會上,李校長獲邀出席《數碼世界中的未來民航培訓發展》專題討論,和其他與會者分享民航培訓數碼化所遇到的機會與挑戰,並探索培訓機構該如何迎接數碼轉型及創新。
承繼年初重整五大培訓中心,航空學院積極推動及深化區域及內地的民航培訓合作。航空學院在專題討論會上與阿曼機場管理公司 (OMAC) 簽署合作備忘錄,在過往的合作上繼續加強培訓及交流。學院亦透過「大灣區青年航空業實習計劃」及計劃今年內推出的商業機師培訓課程,培育年輕人才,加強內地民航人才的培育和儲備,以促進行業發展。航空學院與法國國立航空民用航空學院 (ENAC) 合辦的《航空運輸管理高等碩士》課程獲區域航空業一致好評,所以兩所學院有意再度合作,於香港開辦全新「航空安全管理」高等碩士課程,為內地及「一帶一路」地區的航空專才完善裝備自己,應對航空管理職務上的各項挑戰。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航空學院)與內地相關航空培訓院校合辦的「大灣區青年航空業實習計劃」在2023年5月10日珠海正式啓動後,計劃中首批來自大灣區的學員已於2023年5月12日抵港,在航空學院展開為期一年的課堂學習,及於香港國際機場地勤崗位實習。
「大灣區青年航空業實習計劃」旨在培育年輕人才投身航空業,加強大灣區內民航人才的培育和儲備,與航空學院致力促進區域航空業持續發展的使命不謀而合。航空學院將營辦《航空營運文憑》的豐富經驗應用於「大灣區青年航空業實習計劃」,並提供全面的培訓安排,包括招生、與機場業務夥伴洽談實習崗位、實習配對、編排課堂學習、學員輔導及安排住宿,協助學員投入理論與實踐並重的培訓。
首批38名參與計劃的學員來自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空中乘務科。學員在首周迎新活動後,將分別到本港四間地勤服務公司進行一年實習,期間學員每周需到航空學院進行一天的課堂學習,內容包括機場運營管理基礎、優質旅客服務、航空服務英語及溝通技巧。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校長李天柱在迎新活動上勉勵學員抓緊學習機會,豐富自己在民航實務的體驗:「你們實習期間需學習多方面的技能和知識,並與專業導師學習交流,強化業務能力水平。這些經驗能幫助你們發揮優勢,給你們帶來許多精彩的就業機會。」其他學員將陸續安排於今年稍後時間參與計劃。
為提供更佳的用戶體驗,學院網站正在進行系統升級,網上報名服務可能會受影響。我們將盡快完成有關工程,不便之處,敬請見諒。如有查詢,請電郵至 AcademyEnquiry@hkiaaAcademy.com 或致電學院2183 2388(星期一至星期五08:30至17:15,公眾假期除外)。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航空學院)與香港航空於2023年3月30日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為香港及內地培育優秀機師,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及培訓中心的地位。
全球航空業逐步重回正軌,香港及內地業界對具資歷的機師需求尤其殷切,促使業界及學術機構急切地發展周密的飛行培訓藍圖,吸引並培育優秀人才,以滿足行業需求。憑藉航空學院的豐富人才培訓經驗、香港航空的飛行訓練能力,以及雙方先進的模擬培訓設施,雙方將緊密合作以發揮最大的協同效應,制訂高效培訓計劃培育香港及內地的新一代民航機師,共同建立航空業人才培訓基地。
雙方在航空學院舉行簽署儀式,由航空學院校長李天柱先生與香港航空主席侯偉先生簽署備忘錄,航空學院飛行訓練及航空工程培訓中心總監葉欣鴻機長及香港航空總裁孫劍鋒機長一同見證。
航空學院校長李天柱先生表示:「航空學院將透過與本地大學及內地或海外認可的飛行學院合作,計劃於今年內推出一系列的商業機師培訓課程。我們深感高興此計劃獲本地航空公司大力支持,今天的儀式別具意義,見證本地民航飛行培訓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為具潛質學員提供另一個在港的飛行培訓機會。」現時,航空學院正向香港民航處申請CAD509(A)許可,以籌備見習機師飛行培訓課程。完成這個見習機師飛行培訓課程後,畢業學員將會獲得由香港航空提供二副機師的面試機會。
香港航空主席侯偉補充:「除了擁有經驗豐富的訓練人員外,香港航空同時擁有樓高11層的訓練大樓,配備了國際級培訓設施,包括香港民航處和中國民航局認證的CAE 7000XR全動式模擬駕駛艙,訓練不同機型操作;結合先進技術與特別設計的訓練課程,提供高效民航機師培訓。我們致力培養熱愛航空業人才,期待與香港國際航空學院展開緊密合作,共享雙方資源、孕育新一代業界精英。」
全球航空業正加快復蘇步伐,亞太地區航空業繼續展現長遠增長潛力。航空學院與香港航空期望透過是次合作,培訓更多機師,為香港及內地航空業作出貢獻。
2023年3月10日,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於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辦畢業典禮,為三個獲認證的學術課程畢業生頒發證書,包括《航空運輸管理高等碩士》、《航空管理專業文憑》及《航空營運文憑》。
《航空運輸管理高等碩士》畢業典禮邀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先生致開幕詞,為典禮掀開序幕。香港機場管理局行政總裁林天福先生、法國駐港澳總領事杜麗緹女士、民航處署理處長胡志光先生、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校長李天柱先生、法國國立民用航空學院副校長Nicolas Cazalis先生以及其他本地航空公司或業務夥伴等嘉賓亦應邀出席,一同見證畢業生的成就,令典禮蓬蓽生輝。
本屆課程畢業生共17人,來自香港、菲律賓及斯里蘭卡等不同背景的航空菁英,獲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校長及法國國立民用航空學院副校長頒發證書。
畢業典禮結束後,航空學院適逢雙方校長、教職員、導師及多屆畢業生濟濟一堂,舉行校友會就職典禮,冀為學員、航空學院及整個業界建立助人達己的平台,協同共贏。
同日下午,《航空管理專業文憑》及《航空營運文憑》的畢業典禮緊接舉行。除頒發畢業證書外,航空學院更頒發獎狀予「卓越表現獎學金」得主,以表揚他們傑出的學術表現。李天柱先生代表香港國際航空學院向各方業務夥伴致送感謝狀,以致謝他們積極為《航空營運文憑》的學員提供實習機會,並安排資深員工作在職指導,讓此實用為本的職業專才培訓課程得以成功,獲業界廣泛認可肯定。
兩個課程的畢業生代表分別致畢業辭,勉勵畢業生繼續增進知識,施展自己的抱負。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期待未來再次與各位畢業生聚首,見證他們在航空業更多難忘歷程。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與法國國立民用航空學院(Ecole Nationale de l’Aviation Civile,ENAC) 於2023年3月8日簽署備忘錄,為兩校繼續攜手合辦航空運輸管理高等碩士課程的合作訂立細節。
航空運輸管理高等碩士課程於2017年開辦,讓香港、中國內地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航空管理行政人員互相交流,精進行業知識。
航空學院校長李天柱先生與ENAC副校長Nicolas Cazalis先生,於香港簽署合作備忘錄。航空學院課程規劃及發展副總監馬惟健博士及ENAC國際校長Dominique Dubourg女士一同見證簽署儀式。
航空運輸管理高等碩士課程最新學期於今年1月開課,共有30名學員,分別來自香港、中國內地、柬埔寨、印度、老撾、蒙古、尼泊爾、菲律賓、斯里蘭卡及泰國。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航空學院)與中國民航大學於2022年12月16日簽署合作備忘錄,旨在善用雙方在民航培訓方面的優勢,加強專業知識及經驗的合作交流,藉此培育航空專才,為內地航空業發展作出貢獻。雙方將探討合作舉辦培訓課程,例如青年夏日營,以及有關飛行培訓、航空交通管制及機場管理等領域的專業課程,為青年提供良機,協助他們開展航空事業。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航空學院)與消防處於2022年9月30日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為「一帶一路」航空業培育航空事故專責應急人才,以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及培訓中心的地位。
憑藉航空學院的豐富人才培訓經驗,以及消防處處理緊急事故的應變能力、消防及救護學院內多種先進的模擬訓練設施,是次合作將發揮最大的協同效應,共同為「一帶一路」航空業培育應急專才,同時大大提高業界處理航空事故的行動效率。
合作備忘錄由航空學院校長李天柱工程師及副消防總長 (行動支援及專業發展)吳贊良先生簽署,香港國際機場服務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吳自淇先生及消防處處長楊恩健先生亦見證簽署儀式。
吳自淇先生指出:「航空業全面復蘇指日可待,隨着航空交通預期的增長,處理航空事故方面的訓練課程需求亦將會逐步增加。簽訂合作備忘錄是結合消防處及航空學院的經驗和專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為支援本地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航空業向前邁進奠下良好基礎,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及培訓中心的地位。」
楊恩健處長表示:「消防處的機場消防隊採用國際民航組織建議的標準,為香港國際機場提供飛機緊急事故的救援和滅火服務。此外,消防處設有航空事故訓練專隊,積極為香港及大灣區的航空業提供各項培訓課程,以促進兩地人員交流及擴大專業資格互認,協助推進大灣區發展。」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 (航空學院) 宣布已獲得國際民航組織 (ICAO) 的航空培訓升級版方案 (TRAINAIR PLUS) 金級正式成員資格證書,肯定了航空學院開辦及教授符合ICAO標準培訓課程的努力。航空學院於 2022 年 6月 29 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的第五屆全球航空培訓暨TRAINAIR PLUS研討會上,獲頒發金級正式成員資格證書。
TRAINAIR PLUS推動全球航空培訓組織合作,透過提供可用於開發航空學科標準化課程的發展方法,促進全球民用航空運輸的安全、可靠及穩定的可持續發展。此方案於2010年設立,至今有逾百名成員,遍佈70個地區。
航空學院校長李天柱表示:「我們很高興獲得國際民航組織授予金級正式成員資格。自2016年成立以來,航空學院已為逾180,000名本地、內地及海外學員提供多項課程。這些航空相關課程涉及範圍廣泛,涵蓋五大培訓範疇,包括航空交通管理、機場營運及管理、航空保安及安全、緊急服務及危機管理,以及基礎及學術課程。我們將繼續與不同業界夥伴合作,包括本地及海外教育機構及專業組織,進一步擴展培訓範疇,並引入更多國際認可課程,從而更有效協助區域航空業發揮其龐大潛力。」
航空學院於2017年獲得準成員資格,並於2019年晉升為正式成員。TRAINAIR PLUS最近重整成員等級標準,而航空學院在開辦及教授ICAO認證課程方面達標,獲授改制後的金級正式成員資格。航空學院一向精益求精,致力推動符合ICAO國際標準的課程,並積極提供多元化的營運及監管培訓內容,對獲ICAO予以肯定感到鼓舞。
重整後的TRAINAIR PLUS成員制度分為四個認可級別,包括銅、銀、金及鉑金級別。航空學院相信新制度能為業界提供更明確指引,進一步推動現代航空發展。
航空學院對於推行ICAO標準及建議措施 (SARPs) 一向不遺餘力。展望未來,航空學院將透過提供更全面的ICAO培訓課程,進一步支援ICAO,務求推動航空業的可持續發展;並致力獲取該方案的最高榮譽鉑金會員資格認證。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有限公司(香港國際航空學院)簽署為期兩年的合作備忘錄,攜手培訓航空業人才,共同研發航空領域相關項目,希望為本港航空界作出貢獻。
憑藉香港國際航空學院的豐富人才培訓經驗,以及理大在科研方面的實力,雙方將緊密合作為航空業制訂培訓計劃,並優化相關計劃的具體運作及推廣方面的協作。此外,合作備忘錄其中一個重點是共同研發航空領域相關項目。雙方會致力交流培訓和研究工作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並共享培訓設施和飛行模擬器等資源,以發揮最大的協同效應,共同為航空業培育未來人才。
雙方在理大校園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在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及香港國際機場服務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吳自淇先生見證下,理大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及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校長李天柱工程師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理大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稱:「今次理大與香港國際航空學院合作正好為快速增長的本港航空業培訓專業人才,以助行業進一步發展。我們將會共同開展多項專業培訓計劃和研發項目,以培養香港年輕一代成為這一支柱行業的中堅份子。」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校長李天柱工程師說:「我們可預見隨著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工程預計於2024年完成,將帶來更多的機遇。航空業因而殷切需要更多的專才加入。我們希望透過與理大合作,吸納有志青年投身航空業並提供培訓,以支持香港及區域航空業的可持續發展。」
雖然新冠疫情為環球航空業帶來挑戰,但相信未來航空業的發展將會迎來不少新機遇。理大與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期望透過是次合作,為本港航空業作出貢獻。
為提供更佳的用戶體驗,學院網站正在進行系統維護及更新,部分課程可能受到影響,而暫未能報讀。我們將盡快完成有關工程,不便之處,敬請見諒。如有查詢,請電郵 AcademyEnquiry@hkiaaAcademy.com 或致電學院2183 2388 (星期一至星期五08:30至17:15,公眾假期除外)。
因應新冠病毒疫情的最新情況,所有出入學院的訪客和學員必須遵循政府推行之疫苗通行證相關措施,包括:
未能出示疫苗接種紀錄的訪客和學員,須出示有效的豁免證明(例如醫學豁免證明書)才可獲豁免。
香港首架自行組裝及於香港註冊的小型飛機 —「香港起飛」(Inspiration) 已抵達香港國際航空學院,並將於航空學院新校舍作長期展覽。航空學院希望憑藉「香港起飛」象徵「不怕艱辛、鍥而不捨」的香港精神,啟發下一代對投身航空事業的興趣,於將來為香港航空業作出貢獻。
「香港起飛」這架百分百香港製造的小型飛機得以誕生,源自本地民航機師鄭楚衡(Hank)的兒時夢想 — 駕駛自己製造的飛機環球飛行。鄭楚衡堅持夢想,與工程師達仁(Gary)將這個飛行夢發展成 500 人團隊的共同夢想。團隊結合機師、工程師、地面支援後勤人員、中學生、宣傳及募捐等工作人員,組裝及試飛共歷時八年。2015年 11 月 15 日,「香港起飛」於香港國際機場試飛成功,其後於 2016 年 8 月 28 日開展三個月環球之旅,到訪 45 個機場,橫跨 20 個國家,最終於同年 11 月 13 日凱旋回歸,締造多個香港「第一」的紀錄:成為首架於香港自行組裝、註冊,並以香港作為起點及終點完成環球之旅的飛機。
「香港起飛」象徵着對追尋夢想「不怕艱辛、鍥而不捨」的精神,航空學院希望憑藉是次展覽、團隊共同奮鬥的故事,以及飛行計劃的進程,勉勵學員及年輕人逆境自強,堅持實踐航空夢,就好像「香港起飛」一樣克服重重困難,衝上雲霄。航空學院會繼續秉承雙方使命,致力將航空知識及技術薪火相傳,培育青年成為香港航空業的未來領袖,為業界栽培更多人才。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於 2016 年由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成立,於 2019 年 12 月成為機管局旗下香港國際機場服務控股有限公司的成員之一。作為香港首間民航學院,航空學院一直致力為香港及鄰近地區航空從業員及專才提供完善培訓設施。為應付業界的未來培訓需要,協助學員及業界人士持續進修,航空學院新增設五個培訓中心,涵蓋航空交通管理、機場營運及管理、航空保安及安全、緊急服務及危機管理,以及基礎及學術課程。航空學院希望通過不斷優化專門課程及培訓範疇,培育更多人才,以支持區域航空業的可持續發展。